科学研究表明KRAS基因突变会激活各种EGFR突变亚型相关的下游通路,而两种抑制剂联用治疗其他瘤种的临床试验,已初步证明靶向两条生物通路突变的安全性及疗效。依据劲方临床申报信息,其临床前数据也显示了GFH925联合西妥昔单抗在KRAS G12C突变肿瘤模型中的协同抗癌活性。
劲方医药自主研发、并与信达生物达成战略授权合作的KARS G12C变构抑制剂GFH925片(又称IBI-351)被CDE纳入“拟突破性治疗品种”公示,拟定适应症为: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。
12月27日,CDE官网显示,信达生物/劲方医药联合开发的KRAS G12C抑制剂GFH925(IBI-351)拟纳入突破性疗法,用于治疗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的KRAS G12C突变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。 GFH925是一款特异性共价不可逆的KRAS G12C抑制剂,可有效抑制该蛋白介导的GTP/GDP交换从而下调KRAS蛋白活化水平;临床前半胱氨酸选择性测试,也显示了GFH925对于该突变位点的高选择性抑制效力。
12月19日,劲方医药宣布与德国默克(Merck KGaA)达成一项欧洲多中心临床研究和供药合作协议,开展劲方医药KRAS G12C抑制剂GFH925与德国默克抗EGFR抗体西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疗法的1b/2期临床研究,以评估该联合疗法在KRAS G12C突变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患者中进行一线治疗的有效性。
劲方医药董事长吕强表示:从整个生态来讲,我们需要的是从0到1的原始创新,而不是从10到到100的积累。要避免同质化,药企需要做到两点。一是要做市场的增量,从新的临床需求而不是现有的已经满足的需求出发。其次是要保持开放的态度,与更多企业进行合作。
今年,劲方国际化开发不断加速并获得积极进展,显示了市场对劲方核心研发实力的认可,以及公司持续开发创新疗法的潜力。原始创新和国际化是创新药研发应有的题中之义,也是应对多重挑战、因时而动的必须策略。
对于Biotech公司而言,每个国际多中心项目都意味着时间和成本的挑战,当然也意味着团队成长和产品开发的机遇;因此公司需要对自身发展目标、研究实力、临床管线做出全盘平衡的考虑,具体分析每个产品的特性、目标受试者人群,有所为有所不为。
在晚期实体瘤微环境中,TGF-β信号通路可促进上皮细胞-间充质转化(EMT)和转移,诱导肿瘤干细胞形成及功能维持,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,增加血管生成和组织纤维化,促进肿瘤进展。